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猎奇资讯

水蚯蚓(它世界第435期 水里有虫好脏?NO 有它们三个 水质就不会差)

2025-02-17

浏览量:

它世界第435期 水里有虫好脏?NO 有它们三个 水质就不会差它世界第435期 水里有虫好脏?NO 有它们三个 水质就不会差

水越清澈,就代表水质越好吗?NO!事实可能是,水里虫子越多,水质越好。

今天就为你介绍一类对水质极为挑剔的虫子。害怕虫子的小伙伴不要急着离开,了解完这些水生昆虫的生态价值后,你可能会喜欢上它们——水质指标生物。

常规水质监测过程中,除了使用PH、溶解氧和重金属含量等理化参数外,也会使用指标生物来对水质进行评价。水生昆虫是常用的一类水质指标生物,包括蜉蝣(fúyóu)目、襀(jì)翅目、毛翅目、双翅目、蜻蜓目、广翅目、脉翅目等类群。本文主角EPT昆虫是对水污染最为敏感、应用最为广泛的水质指标生物。

A

EPT昆虫是什么?

EPT昆虫是蜉蝣、石蝇和石蛾三类水生昆虫的统称,该缩写名称取自三者的目级拉丁学名首字母:E=Ephemeroptera(蜉蝣目)、P=Ple-coptera(石蝇所属的襀翅目)和T=Trichoptera(石蛾所属的毛翅目)。

EPT昆虫的幼体都生活在清澈洁净的水流中,遇到水污染便无法存活,而且体型较大易发现、移动性较差,因而特别适合作为水质监测与评价的对象,它们也据此获得了“水质指标生物三巨头”的美名。

B

各不相同的水下呼吸“神器”

在水里生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呼吸。EPT昆虫幼体偏爱含氧量高的自然水体,其胸腹部位具有形似鱼鳃的气管鳃结构,发达的气管鳃让它们能够充分摄取水中的氧气。同样是水下呼吸的神器,三类昆虫的气管鳃却各有区别:蜉蝣和石蛾的气管鳃着生在腹节两侧,且蜉蝣的气管鳃往往有着更加密集的分支,就像一片片脉络分明的树叶,而石蛾的气管鳃更像是光秃秃的树杈;石蝇的气管鳃则比较特殊,只着生在胸板的侧面和腹面。

如果你在清澈溪流中发现了类似的大虫子,不妨按图索骥,根据气管鳃的形态来初步判断其种类。

C

用EPT指数分析水质简单易行

EPT昆虫的重要生态价值在于它们耐污能力极差,对水质变化极为敏感,科学家们通过统计其物种丰富度,就能对水体受污染程度进行初步量化,这个参数被叫作“EPT指数”。

EPT指数是一套对水质进行打分的评价体系,其具体做法是按照EPT物种丰富度的多寡程度,将三类地貌(山区、山麓、沿海平原)的水质情况划分成五个等级:极清洁、清洁、尚清洁、一般和劣质水。用EPT指数来分析水质简单易行。

D

珠光宝气的巢穴

根据气管鳃来判断EPT昆虫的种类并不是万能的方法,因为有些石蛾的气管鳃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许多石蛾(如纹石蛾、舌石蛾等)都有结巢的习性,通过吐丝将水底的石头沙粒、枯枝落叶甚至废弃蜗牛壳粘起来,做成一个巢穴。藏在巢穴中的石蛾仿若“缩头乌龟”,哪还看得到它的气管鳃呀!

一些艺术家看中了石蛾筑巢不挑材料的特点,便将石蛾放置在一堆小金块和珠宝中,看它怎样利用这些原材料。结果石蛾用这些特殊原材料建造出了珠光宝气的巢穴!如此别致的石蛾黄金屋甚至被制作成了项链手串,且售价不低。

E

还有两个“备胎”做参考

另外,还有两个“备胎”也可以作为水质好坏的参考。

备胎一:浮游藻类,它的丰富度越高、对应在总丰富度中的占比越大,则表示水体受污染程度越小。

备胎二:颤蚓,俗称水蚯蚓,是一类对水污染不敏感的寡毛纲底栖动物。和EPT昆虫相反,颤蚓对有机物污染引起的缺氧胁迫十分耐受,其个体数量和水污染程度呈正比。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质量管理体系中,主要还是根据理化参数来进行水质评价,生物性的指标较少,原因可能在于物种鉴定具有一定门槛,也可能在于相关资料积累不够充足。相信未来会有更加丰富全面的底栖动物图鉴,届时EPT昆虫三巨头便能真的美名远扬了。 葛应强

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