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猎奇资讯

牧星人(“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2025-02-20

浏览量: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浩瀚银河,星辰闪耀。近日,神州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再添新成员。地面一隅,在信息通信部队某卫星站,一级上士刘恩敏也在仰望星空,与卫星打交道的14年,让他有着深深的感触……

精准对星,“牧星人”得做到万无一失

烈日炎炎,只见他汗水不停滴落在好似火烧般的天线机座上,刘恩敏一个劲儿鼓捣着这个“大物件”。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维护天线

“前指!前指!呼叫!请问视频传输情况。”

“班长,信噪比太低,达不到视频通联需求。”

今年9月,泸定地震,分队长刘恩敏再一次勇挑重担,站在“牧星人”的排头。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天线整修

接到达不到通联要求的电话后,他一溜烟冲向天线场,立马调整参数。随着天线缓缓转动,该部与远赴泸定灾区的友邻单位成功建立起卫星信道,精准对星,指挥所通联完成。

“班长,先休息一下吧,卫星链路已经稳定。”

“再等一等,再等一等。”距离卫星链路成功建立已经过去24个小时,刘恩敏仍旧坚守在一线。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为新同志讲解设备参数

平日里,刘恩敏常常对战友讲:“作为一名通信兵,通信保障不能是百密一疏,而是要做到万无一失。”

刘恩敏,14年,炼成了一名信通尖兵“利刃出鞘”的模样。

专业大拿,“领头羊”就是标杆榜样

“4分37秒,班长,你架设装备的速度可真是越来越快了,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您这样的水平。”刘恩敏在练习卫星便携站开通时,战友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操作单兵箱式站

“好好学,多练习。”说话干练,刘恩敏对新同志总是很有耐心,讲解起专业知识时头头是道,在大家的眼里,他就是“兵专家”。

他还曾多次在各级卫星比武竞赛中斩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旅队至今保持着卫星便携站开通的记录。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为战友讲解天线面板拼装

深夜时分,明月高悬,学习室内刘恩敏两眼直盯电脑屏幕,编写专业教材,精神十足。正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单位的一批又一批业务能手在他的帮带下成长起来。近年来,刘恩敏还在军内专业通信杂志上发表论文两篇,并考取了本科学历。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讲解终端设备使用

当兵第14年,他多次参加重大演习通信保障任务,并获得三等功两次,去年,还被某基地表彰为“十大标兵”。

生活中的暖心大兄长,工作中的“较真”分队长

记得有一次上等兵小聂,出公差时不小心划伤手,他知道消息后,立马赶到现场,“跟我走!”说完便带着他前往医院进行包扎。

“班长,谢谢你,有你在的时候,就像是有了一根定海神针。”小聂事后对刘恩敏说到。

他笑着说:“你们是我的兵,更是我的小兄弟,有我在,没意外。”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帮助新同志体能训练

业务技能与体能,永远是新兵们最头疼的“老大难”,刘恩敏为大家开“小灶”,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主动分享“独家”训练的技巧。针对每个人的弱项定制专属的训练计划,他一改往日枯燥的训练模式。

小比武、小竞赛,刘恩敏自掏腰包设置小奖品,通过新老结合的方式带着大家伙在训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共同进步。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通信业务传帮带

刘恩敏说:“只要有目标、有方向,就不会彷徨茫然,只有砥砺前行,才能收获满满硕果。”

“牧星人”刘恩敏:“天宫”才一日,地上14年

▲一颗红星,精准对星

新时代的“牧星人”——刘恩敏,正沿着老一辈通信兵奋斗的足迹,时刻校准理想信念的方位俯仰,昂首阔步走在强军兴军的大路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作者:聂超凡、元滨、王刚)

(编辑:林歆、舒清)

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