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猎奇资讯

中统局(特工生涯9 南委案是中统特务“放长线,钓大鱼”的典型案例)

2025-02-20

浏览量:

作者:张文 万东

“放长线,钓大鱼”,中共南委损失惨重

交罪运动中,我还交待了“中共南委案”。

这是抗战期间,在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这一新形势下,中统特务破坏中共南方工 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委)的一起案件。这一案件使中共南委损失惨重,也是中统特务“放长线,钓大鱼”,长期潜伏,作彻底破坏的典型案例。

破获南委案,是从江西开始的。

早在1938年中统局成立后,江西即设有两个特务机构,

一 个是江西省调查统计室,主任为章智仁;

另一个是名义上隶属于 江西省政府的特种工作办事处,由原省特务室主任冯琦(中共叛徒、原名徐锡根)任主任,庄祖方(中共叛徒)任总干事。

1941年 6月,谢育才带着他的妻子王勖离开南委去江西接任省委书记职务,抵吉安,住在省委统战部部长林民风家里,不久又与省委宣传部长骆奇勋一同前往江西省委所在地安福山。此时王勖因将临产,骆妻生病,两人均留在林民风家中。

此时,江西省的中统特务破坏了中共江西省西南特委机关, 逮捕了省委交通员李铁拐和西南特委组织部长李照贤,很快两人叛变。

中统特务利用这两个叛徒提供的线索,诱捕了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和宣传部长骆奇勋,不久骆叛变,省委统战部长林民风和谢的妻子王勖先后被捕。

谢育才被捕后,中统特务假借谢的名义写信给代理省委书记颜福华,诈称谢病滞留吉安,要他来吉商讨工作。颜被诱捕, 遂叛变,致使江西省委机关工作人员绝大部分被逮捕,同时破获 省委电台一部,捕得台长林云生及部分工作人员。林经受不了 威胁利诱而叛变。至此,中统特务完全控制了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和该机关电台。

中统特务命林云生仍按照过去的信号、波长、密码,时断时续地向南委电台呼叫,从而骗取南委的信任。由于关键性人物谢育才夫妇拒不从叛,中统特务难以获得南委的信任及窃取情 报,于是加紧了对谢育才夫妇的诱逼,施以酷刑,叛徒劝降,皆无济于事,遂将其押解泰和马家洲集中营。

不久谢表示愿意自首, 填写自首书。谢、王夫妇被放出集中营,软禁在中统特务、总干事庄祖方的寓所院内,虽有生活上的优待,但有几名特务日夜看守,没有半点自由。

1941年11月,中统江西省调查统计室主任章智仁认为破 坏南委的时机已经成熟,主张立即采取行动;而江西省特种工作办事处主任冯琦则认为,还须进一步深入了解整个南委的内情, 务必作彻底的破坏。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休,都发电报向徐恩曾汇报情况,陈述各自的意见,徐恩曾也一时难以决定。

为此,徐恩曾专门主持召开了一次局务会,讨论破坏南委的时机问题。秘书王思诚、第一组组长张国栋(本文口述人)、第二组组 长张炎茂、第三组组长谢永存等出席。

张炎茂和谢永存认为:这是 一个多年不遇的重大案件,在了解程度上已经够深入的了,现在若 进行破坏正是时机,建议首先破坏南委电台,从中再寻找新的线索扩大战果,否则一旦被对方发觉,必将前功尽弃,因此赞成章智仁的 意见。

我因事前做了一些了解,遂发言支持冯琦的观点,主张继续 隐伏,务求掌握整体情况,然后一网打尽。王思诚同意我的观点,并建议该案由富有侦破经验的总干事庄祖方统一负责。

徐 恩曾左右权衡,最终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去电指示章、冯两人务必通力合作,周密计划,继续深入,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得动 手,并随时将进展情况向局本部汇报。

又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深入,中统特务控制的江西省委和省委电台终于取得了南委的初步信任,遂派来南委组织部部长郭潜(叛变加入中统组织后,改名郭乾辉)到粤北曲江传达和检查工作。

对于中统特务来说,这是一个抓捕共产党人的大好时机,但对于中共南委来说则是一场灾难。

正在这节骨眼上,被软禁在庄祖方宅院内的谢育才夫妇,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悄悄地于1942年4月29日深夜,乘看守人员疏忽,翻窗跳墙逃离,不知去向(正是由于谢育才夫妇的报警,南委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 才避免了更大损失)。

这下急坏了冯琦、庄祖方,立即急电局本部,称:“对方情况有异,可能已被发觉,决定立即行动。”

徐恩曾立即回电:“同意,务必将南委彻底破坏。”

再说南委组织部部长郭潜4月离开南委后,绕道广西桂林, 领取了中共南方局汇给南委的经费十万元来到粤北曲江,此时 已是5月下旬。

南委已得到谢育才的报警,发了一份电报给郭潜,要他立即撤离。由于疏忽,郭潜没有及时将电报译出。他哪里知道,中统特务此时已在曲江布下一张大网,正在等君入瓮。

郭 潜被捕后,中统特务对其采取了突击审讯的方式,郭很快叛变,并与抓捕他的中统特务订立了协议:

1.从桂林领回的十万元中给他一 万元(实际拿了三万元);

2.不公开其叛徒身份;

3.保证其人身安全。

中统特务为了赢得时间,一口答应了他的条件,他的老婆也随之叛变。郭潜这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在该案的以后时段中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恶。

当晚郭潜即引领中统特务破坏了南委的一个交通站,三名交通员被捕。

第二天凌晨,郭又领着中统特务在曲江的中共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家中,抓走了这位省委书记和他的妻子及工 作人员等七名共产党人。

在路上他们又巧遇中共粤北省委组织部部长饶卫华,不由分说地又将其逮捕。

破坏了粤北省委后,郭 潜又领着特务向粤东进发,直扑粤东南委机关的所在地大埔高陂镇。途中,中统特务抓获了南委宣传部部长涂振农和他的交通员,在高陂镇的一个交通站,中统特务又抓捕共产党人数名。

在高陂镇的一个旅店,郭潜和中统特务与南委副书记张文彬不期而遇,这位倒霉的副书记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即被逮捕(张文彬拒不从叛,后壮烈牺牲)。

丧心病狂的中共叛徒郭潜和中统 特务走一路,抓一路,矛头直指南委书记方方在新村的住地。由 于这里曾经是红军游击区,人民群众政治觉悟很高,当郭潜领着 中统特务出现在村口时,许多村民鸣锣吹号,点起火把,大呼: “土匪来了!”

中统特务不明就里,恐有埋伏,赶忙退去,是粤东的 人民群众救了方方一命。

据这次抓捕行动的负责人、中统特务庄祖方回忆,他们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形,说明南委书记方方已 接到谢育才的报警并有所准备了,中统特务遂撤回。

1942年7月,徐恩曾以出席在广西召开的电机工程师学会年会为名,去桂林亲自指挥由江西赶来的中统特务和叛徒郭潜, 会同中统广西省室,对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进行了大规模的破 坏,逮捕了工委副书记苏曼、桂林市委书记兼工委妇女部长罗文坤等二十九人。

该案结束后,中统局有书面报告呈送侍从室转报蒋介石。 为此蒋特别召见了徐恩曾,不仅给予嘉奖,还发给一大笔奖金。 徐是既兴奋又骄傲,常将此视为他一生中的得意之作。

在交罪运动中,这些都是我交待的重点。“文革”中,亦是调 查的重点,特别是有关叛徒的情况,反复多次地讯问,我则反复 多次地以此作答。


廖承志愤然掷言:“请捡几根骨头交给我娘!”

中共叛徒郭潜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其中之一就是供出了 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撤回粤北乐昌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的住址。

1942年5月30日,中统特务庄祖方领着行动队长李刚及 两名行动队员,乘坐借来的一辆小轿车赶到乐昌火车站,随即步行至约二里远处的一条较狭窄的小街。

按郭潜提供的地址和共同设计好的圈套,于当晚5时,由化名林子生、假扮中共地下工 作人员的庄祖方骗取廖承志开门。庄以郭潜的字条获取了廖的 信任,又交给廖一万元法币的经费,诱骗廖尽快赶往曲江,企图 在廖前往火车站的途中,将廖密捕。但廖机警得很,不愿随庄出 门,庄只好暂时离开廖宅。

庄祖方等四人经过一番合谋,约于晚上8点,再次来到廖承 志居住的宅院门前。李刚及两名行动队员先行隐蔽起来,庄祖 方一边轻轻敲门一边小声呼唤。

正当廖将门打开之时,庄出其不意地猛拉住廖的手臂,狠劲地向外拖,并随口冒出一句:“委员 长请你!”

话音未落,李刚和一行动队员已飞步趋前,不由分说地 左右挟着他疾速离开,其时廖还光着背,仅着一条短裤,拖着木屐。这个突然袭击,弄得廖不知所措。

特务们一边挟着他脚不点地地向前拖行,一边故意高声谈笑,掩人耳目。廖被押上汽车 后,庄等便驱车急速返回。

原来小车司机是个军统特务,为了争功邀宠,在车过韶关时,借“方便”之际,密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的“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丁某。丁便率领宪兵二十余名将廖承志强索而去,理由是事情发生在广东境内,应留在广东处理。

庄祖方急电中统局徐恩曾转报蒋介石,要求将廖押解回江西。几天后,余汉谋接到蒋的电令,要求将廖“妥交江西来员护送回江西”。余无奈,只好命人将廖交出。这样廖便被解送回江西,关押在泰和马家洲集中营。

在集中营里,廖承志显示出坚贞不屈的凛然正气。无论特 务们是以生命相威胁,还是以软的一套相引诱,都不能动摇他的 坚强意志。

每当有人劝降时,他要么突然哈哈大笑,使劝降者顿 感渺小,进退两难;要么突然插言:“说累了吗?吃饭去吧!”面对 愤怒威严的廖承志,劝降者往往不知所措而心虚退出。

冯琦和庄祖方都曾说过:廖是最让人头疼、最棘手难办的一个人。

一次,庄祖方试探性地“开导”廖承志说:“小廖先生!你大号叫承志,你应该一心继承先父廖先生(指廖仲恺)的遗志 吧!”

不料廖却厉声反问:“你知道我父亲是怎么死的?”

此话如同 一声惊雷,震得庄愣在那里,不知怎样回应。

还有一次,庄祖方以涂振农叛变为利箭劝降道:“你知道涂振农其人吧,他过去是 南委宣传部长,现在已是省党部文化专员,他尚且如此,我看你 也应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话音刚落,廖突然巨雷般地“哈哈” 大笑起来,笑得庄心里直发怵。

过了一会儿,庄又不知趣地劝 道:“我们一定会保护你的健康和安全,会给你充分的时间予以 考虑,希望你不要太固执!”

廖突然怒目扬眉,斩钉截铁地回答: “告诉你们,请捡几根骨头交给我娘!”

事后庄祖方曾告诉我说: “听了他的话,我隐隐有些自惭。”

为什么自惭,他没说,我也没 问,可能是中共叛徒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吧。

我还听庄祖方说过这样一件事:庄和冯琦苦于不能软化廖 承志,在绞尽脑汁之后,庄想出一计,即派一名廖不认识的叛徒 伪装成监管员,经常去接近廖,以取得好感,再在闲谈中编造情 节去动摇他。冯当时点头同意却未作决定。

不久,庄再次提起, 冯还是未置可否。后来庄才明白,原来廖承志才智过人,并很有 感化人的功夫,被派去的人很难对付,弄不好还会受其影响,反 被利用。

冯琦也曾要求时任赣南行政区专员的蒋经国与廖承志见面 谈一谈,或许可以影响他,但遭到小蒋的一再拒绝,令人感到意外。

后来才明白,小蒋与廖相知很深,若与其见面,既不能说服 他,也不能影响他,甚至反受讥笑,徒增烦恼。显然,蒋经国是明智的。

1943年八九月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兼(挂名)中统局长朱家骅来江西视察。因是顶头上司,庄祖方便指派四名行动 队员担负保卫安全之责,自己则随侍左右,听候调遣。

有一天傍 晚在住所的园林中散步时,朱突然对庄说:“我想将廖承志带到西南去,交给老辈们管教,你看行吗?”

庄连声说:“不行不行,那就等于放虎归山,他这人坚决得很,谁也动摇不了。”

朱问:“那怎么办?”

庄想了一会儿说:“要么趁他现在有病,不去医治,任由他死了算了,倒也成全了他的志愿。”

朱说:“那不行,那怎么对得起廖(仲恺)先生。”

庄又说:“那继续关着,顺其自然。”

朱默然无异议。

第二天,我将这段对话告诉了冯琦,并说:“朱部长真地很念旧。”

朱家骅此次视察,还给廖承志带来了其母何香凝女士转交 的一封亲笔信和一包衣物。朱没有见廖,而是让冯、庄两人代转 的。

廖在复信中附有亲笔画一幅,画上绘有一只雄鹰,高踞在一 株盘根错节的青松之上,栩栩如生。

朱看后连声赞叹:“好画! 好画!看来他的意志是无可动摇的了。”

1944年12月,中统局遵照蒋介石指令,电示冯琦将廖承志移交军统局看管。

1945年经中共驻重庆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向 蒋介石多次提出交涉,廖始得于1946年1月出狱,恢复了自由。

1982年10月,当年任中统局晋豫陕区总督导的万大铵从美秘 密回国,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的亲切接见。

回美后,万大铵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接见前后共九十分钟,廖公 的第一句话即云:‘我在你们那里关了三四年,冯琦好吗?庄祖方好吗?’

一声问候,共产党人的胸襟让弟仰止,整个会见谈话, 气氛轻松而欢洽,予弟之印象深切也!弟见到国民党人多矣,廖 公气度与心胸高出若辈岂止一筹!

弟受礼遇隆重,既感且愧,不 想一生罪孽深重,竟蒙待如上宾,令人感佩也。”

标签
友情链接